根植数学课程 凝聚教改共识 ——大学数学课程
2019年底,第十五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即将举行,本届论坛的筹备工作也拉开了序幕,自2005年在上海首次举办以来,即将15年的历程也是中国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缩影,在这段历程中论坛始终坚持根植课程,服务教改,成为了教师心目中的品牌[1]。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背景下,课程建设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持续发挥好论坛的平台作用?这是论坛面临的新问题。作为论坛组织工作的一名参与者,仅以个人视角对论坛做以回顾和思考。
一 论坛举办的简要回顾
2005年论坛的创设既是我国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事,也是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工作中的大事;既突出了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更反映了课程在数学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支撑作用。每一届论坛都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举办至今参会人数已达9000多人次,涉及高校600余所,收到论文1500余篇,业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师每年一次的盛会。
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周远清曾莅临论坛。李大潜、姜伯驹、马志明、钟万勰、林群、张景中、石钟慈、徐宗本等多位院士,以及冯克勤、齐民友、陈叔平、史宁中、张顺燕、项武义、侯自新、吴喜之、文志英、王仁宏、齐东旭、方开泰、叶其孝、张英伯、张奠宙、李文林、李忠、石生明、茆诗松等多位国内著名专家,马知恩、顾沛、李尚志、刘三阳等多位教学名师,还有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教授学者齐登论坛,名家荟萃,各抒己见,使论坛成为各种观点的汇集之地,碰撞出各种思想的火花。
一个影响广泛的论坛,不是无根之木,无缘之水,论坛的主题紧随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从历年的主题可窥一二。从宏观讨论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到更细致、更务实地交流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实践;从研讨创新人才的培养到探索更为宽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从初步探讨信息化进程中的课程教学改革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到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从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深度研讨新时代高校数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新内涵新特色,论坛主题都紧紧契合教学实际需求,聚焦不同课程建设阶段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与时俱进[2]。
二 对论坛聚焦的教改问题的若干思考
从以上回顾的论坛主题,以及整理的大会报告、分组交流报告等内容,不难看到十几年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变化和发展,而论坛正是这些变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如果把论坛十几年的内容做以进一步整理和总结的话,可以看到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论坛研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从现代数学发展为起点,涉及现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经历了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一批新教材面世,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需要符合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持续、深入地与现代数学接轨,克服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等问题[3]。
李大潜院士在首届论坛上讲到“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并强调“不应该采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简单地在所有的概念或命题之前都机械地装上一个数学建模的实例,把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变成处处用不同的数学模型驱动的支离破碎的大杂烩”。数学建模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的理念,随着数学建模竞赛的蓬勃发展,十多年来进行了充分的教学改革实践,在之后的论坛交流报告中,不断涌现出有特色的教学案例。
2007年的第三届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美国、俄罗斯三国的知名专家共话数学教学改革,以国际化的视角,多角度地呈现了中、美、俄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历程,在看到教学内容差异化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师借鉴他山之石,可以说本届论坛深化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研讨,同时也涉及教学方法的研讨,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此外,论坛一直关注数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多年的研讨涵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设置、统计学专业设置、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数学类专业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设置等。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更新,将会成为论坛不断探讨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