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英模】29年来,这位金山人坚持以情感人传
“从小,我有个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能给患者解除病痛,带来福音。后来,我却与‘法'结缘,光荣地成为一名法官。医生,从生理上解除他人的病痛;法官,从心理上抚慰他人的痛楚。” 回忆起当法官的初衷,金山法院朱泾法庭庭长褚红梅这样说道。
29年来,她始终奋战在基层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一线,以“诚心”对待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心贴心的交谈,不断地传递司法的温度。
铁法柔情,化干戈为玉帛
“不满意,我要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去”,近日,金山一家用工单位负责人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务纠纷,法院受理后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面对情绪激动的原告,褚红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调解工作。在听了褚红梅的分析后,原告沈某某改变了想法,“听褚庭长说的挺有道理,挺人性化的,我就同意把这件事了结了。”
从业多年,褚红梅办理了太多棘手的案子,有些当事人在法庭上言语粗鲁,甚至仇视对方,仇视法官,可经过褚红梅的调解、审判,大都能化干戈为玉帛。近两年来,处理来信来访2000余件次,审结各类案件1260件,调撤率达97%,起草的法律文书无一改判发回。先后荣立上海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5次,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上海法院优秀法官、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先进个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为了在审判中能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褚红梅从做法官那天起就告诫自己:
第一,不轻视任何一起案件,因为民商案件往往涉及的都是老百姓切身利益;
第二,公平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无论是无力支付诉讼费用的平民百姓还是腰缠万贯的企业老板,都将“责任与爱心”贯穿与审判的始终;
第三,无论什么样的当事人,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尊严和利益。
她归纳总结了“听、观、引、断”调解法,通过把社情民俗、乡规民约与法律规定有机融合,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疏导当事人不满情绪,缓和对立冲突,春风化雨般地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和“法结”。
多元调解,
化解矛盾纷争
朱泾镇南圩居民区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住宅区,近6500人,小区内老年人多、困难户多、外来人员多、低保户多、失业人员多、刑释解教人员多,情况复杂,矛盾纠纷多。
2009年4月,朱泾法庭与朱泾镇南圩居委会共同设立了“南圩社区法律诊所”,开始多元化调解工作。朱泾法庭定期派出法官到法律诊所“坐诊”,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与指导。如今,当地居民间发生磕磕碰碰的事,都爱到法律诊所断个是非。
2020年12月,金山法院朱泾法庭和朱泾镇南圩居委会、朱泾司法所、朱泾派出所等单位签订协议,联合打造南圩“无讼社区”。这种“法官+调解员”的“法律诊所”模式,让小区纠纷少了,环境变和谐了,百姓也慢慢从不理解变得更理解了。
褚红梅认为,“‘无讼社区'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事情,随着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的期望越来越高,单靠法院诉讼服务已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必须多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