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论坛
    主页 > 综合新闻 >

政法机关打出组合拳应对新型毒品新挑战

◆ 新型毒品不断涌现,形成新挑战 ◆ 有效破坏各类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 努力帮助涉毒青少年重回正轨 ◆ 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全国反毒品犯罪毒品防线

□ 本报记者杜扬

卢某某知道“神仙水”含有药物成分,但他通过QQ、微信等在线聊天工具,利用李某某等人进行销售。去年10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贩毒罪分别起诉卢某某、李某某。江南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九个月。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检察院依法惩治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其在推动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办理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引导作用。案件,为各地办案提供参考,同时也揭示了新型毒品犯罪的危害和当前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的新动向、新动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毒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莉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毒品给禁毒工作带来新挑战,政法机关根据新形势新特点及时调整打击力度。办法、创新、组合拳有效遏制了新型毒品犯罪的蔓延。

宣扬毒品犯罪“砸钱割血”

一种所谓的“川治”饮料,其实是一种新型毒品。

自2016年起,某贸易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某多次以公司名义购买国控精神药品“γ-丁内酯”,并与香精混合成混合液体“香精” CD123”。后来,广东某食品公司受托为“风味CD123”贴上“果味CD123”标签,广东省中山某食品饮料公司将“风味CD123”加工成“川味”饮料。

王某某通过四川一家酒类公司向多家娱乐场所销售“川治”饮料。案发时,“川治”饮料瓶共售出(24瓶/瓶,275毫升/瓶),销售额超过1158万元。

2017年9月9日,公安机关攻占王某家,在其家中和公司仓库缴获“川治”饮料723件、25瓶。

为打击全链条毒品犯罪,震慑毒品犯罪分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检察院加强证据审查,先后两次向公安机关提交有关王某财产、资金流动、不动产登记。调查意见,将涉案财产清单移送青羊区人民法院,提供明确处理意见,破坏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

2020年6月22日,青羊区法院以贩卖、制造毒品罪一审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427万元,并没收依法扣押的两套财产。与法律。并违法所得、收入、果实643万元以上。王某某不服,提起上诉。 9月18日,二审法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要除恶灭毒,坚决“破财破血”。

目前,针对新型毒品犯罪隐匿性强、混淆性强的特点,检察机关积极引导公安机关依法综合取证,构建严密证据链,巩固以证据为基础,在打击毒品犯罪、严查毒品犯罪的同时,坚持追缴涉毒资产并重办案理念,深入推进毒品犯罪“破钱打血”工作,指导公安机关加强涉毒资产核查,加大查处力度,彻底摧毁涉毒犯罪的经济基础。

"检察机关加强证据审查,就涉毒资产核查问题向公安机关提交补充检查意见,向人民法院提交明确的处理意见。这是检察机关对涉毒资产核查问题的重要体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也凸显当前形势 在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活动中,政法机关更加关注“破财破血”的新方向、新趋势。张莉说。

帮助涉毒青少年重回正轨

2020年7月14日,在校学生胡某通过QQ和微信联系,以160元的价格向一名男子出售了三种重0.75克的“智能药”。同年7月22日,胡某再次通过微信与该男子谈判,以100元的价格出售3种“智能药”,并同意在漳州市招安县一家书店门口交易。 , 福建省。该交易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鉴定,查获的“智能药”含有莫达非尼成分。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针对胡某的身份和在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让他们认识毒品犯罪的危害和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促使胡要诚恳认罪悔改。

2020年9月25日,晋江市检察院作出不起诉胡某的决定。随后,由检察机关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帮教服务,定期与专业护士交谈,了解思想动向,加强针对性引导教育,组织她们参加志愿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鼓励他们重塑积极的人生目标。目前,胡已经戒掉毒瘾,在校表现优异,成绩优异。

"检察机关通过指导家庭教育、送法进校园,帮助涉毒青少年心理矫正和戒毒治疗,引导涉案未成年人走向美好未来,给予涉毒青少年年轻人一次改革的机会。这意义重大。”张丽认为。

加强宣传,筑牢国防线

2019年10月,个体工商户彭某佳和学生彭某义知道“LSD”(“印章”)是毒品。为了谋取不法利益,他们购买了80多张“邮票”并准备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