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山东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静 董凡超 姜东良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山东省各级政法机关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政法为民36件实事”,公布为民办实事项目9878项,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进学校、进单位”活动9.7万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涉政法领域实际困难问题29万余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化解了一大批群众“最恨最怨最烦”之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一件件政法为民的典型案例,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际成效。
心系百姓解民忧
情系百姓办实事
19年前工伤致残,19年后再燃人生希望。2002年,新泰市工人刘某在刘杜镇镇属企业工作期间被采矿车卷去左腿,因伤致残。刘某将刘杜镇政府诉至法院,在法院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7项调解协议内容。随后,镇政府迅速将支付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费、假肢费等6项调解协议内容履行完毕,但双方对第7项协议(自2003年起,根据泰安市在岗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每年调整一次)理解不同、分歧较大而迟迟未履行。虽经多次沟通协商、申请执行,刘杜镇政府也先后两次支付伤残抚恤金。但双方就伤残抚恤金调整比例和数额存在分歧,差额在每年6000元左右,纠纷并未实质解决,问题陷入了僵局。
2021年2月,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启后,刘某在电视上看到相关新闻,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山东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驻泰安第九指导组(以下简称省第九指导组)驻地反映困扰自己19年的“烦心事”。省第九指导组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负责同志带队与新泰市法院、刘杜镇政府面对面对接沟通,掌握实际情况,找到症结所在,重点督办解决。
新泰市法院也把此案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事项,立即组成工作专班,力争从源头化解争议。经过反复多次协调双方当事人,特别是积极推动刘杜镇政府转变观念,充分考虑刘某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统筹考虑法、理、情相统一,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最终,镇政府同意按调解协议(即刘某主张标准)给予支付抚恤金,补足刘某伤残抚恤金差额10万元,伤残抚恤金从每月818.44元增加到1318元,上涨了61%,平均每年增加6000余元,这一困扰当事人19年的难题以执行和解方式得以圆满解决。
在省第九指导组跟踪回访时,刘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表示重新燃起了人生希望,打算用这笔钱治病、成家,以积极感恩的心态开启新生活。参与办案的政法干警讲道:“只要本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坚持依法办事,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推动问题解决
回应群众期待
“我发自内心地要表达感谢,我们作为老百姓,衷心地祝愿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因为对弱者的尊重程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法院的为民态度、法官的职业素养……”这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一起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在妥善解决后,当事人乔某某特地写的一封千字感谢信,向省第九指导组和东平县人民法院表达谢意。
2016年12月,东平县沙河站镇村民乔某某的妻子胡某在县保法综合医院产下一对龙凤胎。由于两个婴儿都是早产儿,需要放在保温箱中。县保法综合医院保温箱数量有限,就将两个婴儿放在了同一个保温箱内。后来男婴出现高烧等情况,被诊断为脑瘫。
乔某某夫妇认为保法综合医院存在责任,遂将其起诉至东平县人民法院要求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乔某某夫妇向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申请了司法鉴定,鉴定意见为东平保法综合医院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东平县保法综合医院并不认可鉴定意见,以鉴定人员资质有问题为由向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投诉鉴定机构,并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了行政诉讼,东平县法院因此中止了案件审理。乔某某对此不满,以案件审理周期过长,导致其子生活、医疗困难为由,先后向市委、县委以及省第九指导组反映情况,要求督促法院尽快审理。
省第九指导组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将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账进行跟踪督办,多次下沉东平县了解案情,先后约见东平县纪委、县法院负责同志,组织分析研判当事人一家面临的不幸和实际困难。各相关部门迅速统一思想:司法办案程序需要时间,可是脑瘫患儿的救治等不起,患儿家长心急如焚的煎熬等不起。